2011年4月27日、28日, 5月4日、5日、6日,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在逸夫四阶举行了匡亚明特聘教授系列讲座课程。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匡亚明讲座教授黄保罗先生为吉大学生带来了“国学与西学中的问题意识”系列讲座。
此次讲座课程共分为五场。在第一场讲座中,黄教授首先分别从史学、文学、新闻影视学、广告学等角度为我们分析了各专业独特的思维模式,并从既定的思维模式中引出了关于国学概念的理解。指出“国学”诞生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相遇,特别是清末民国初年,是特指中国文化传统与代表中国人身份认同的学问,而界定此概念无法脱离“西学”的概念。黄教授进一步为我们讲解了中国及西方的精神、思想、软件体系的研究,为我们了解一个时代和民族提出了有效的方法——即了解它的哲学。第二、三场讲座,黄教授介绍了人类知识历史中的四次转折。第四场则为我们如何处理多元的思潮和主义提供了指导:为我们介绍了排他主义、包容主义、多元主义和个殊主义。此外,还有个人与国家身份认同问题、道德沦丧与重建问题等。最后一场讲座中,黄教授为我们着重讲解了幸福问题。而这对如今的大学生们而言无疑是具有价值导向的重大意义。黄教授讲述了从经验主义到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浪漫主义的幸福,而究竟什么是幸福?我们所追求的福是什么?这些反问和老师的解答,会对我们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和未来规划产生积极影响。
此次系列讲座使同学们对国学与西学有了耳目一新的认识,同时也教会我们在国际化的视野中看待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升华,以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思维方式认识中西文化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汇和融合。更加为我们在重塑思想理论的基础之上提供了一套现实可行的方法论,激励着同学们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探求一条能不断推动国学发展并促进中西文化融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