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科研动态

日本藤田梨那教授来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讲学

发布日期:2012-09-18 作者: 点击:
此次讲座主要围绕郭沫若先生在日本时期的文学创作以及人生经历所展开。藤田梨那先生首先为同学们讲述了郭沫若先生与鲁迅先生几乎相同的人生经历,两人都是出生在清朝末代的旧家族,都有着丰富的古典文学教养,初到日本时都有过短暂的从医经历。通过藤田梨那先生的讲述,同学们对郭沫若先生的生命体验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藤田先生将郭沫若先生与日本的关系在时间的向度上概括为三个主要的时间点:留学(1914年-1923年)、亡命(1928年-1937年)、访日(1955年11月27日-12月26日)。先后为同学们介绍了郭沫若先生在留学时期所接触到的日本、西方文学、现代文明,以及他从接触自然到发现风景的全过程。郭沫若先生创作的艺术特色之中有一点就是来自接触自然、发现风景­­——游泳与登山,这在当时深受志贺重昂(杂志《日本人》的创刊人)《日本风景评论》的影响。例如郭沫若所创作的《女神》中就不乏《笔立山头展望》、《登临》、《梅花树下醉歌》这样关于登山的诗歌。藤田先生在讲座的第二部分为大家谈到郭沫若先生关于自由恋爱的思想,郭沫若先生的第一次自由恋爱缘起于他在医院结识的日本女子佐藤富子,他在此期间创作了《别离》、《死的诱惑》、《Venus》等一系列作品。佐藤富子一方面促进了诗人郭沫若的诞生,另一方面在流亡日本的艰难岁月中保护了郭沫若。藤田先生还介绍了郭沫若先生在1928年到1937年这一时期的主要人生经历,亡命时期的他在精神上和生活上都经历了一次磨练,唯物辨证论的思考模式也经过了一次实践,为他在古代社会研究和古文字研究方面打下了辩证思考的基础。郭沫若先生在亡命时期的作品主要有《我是中国人》、《跨着东海》、《创作十年》、《浪花十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和古代文字研究》等,这其中主要体现他对自己归属性认识的进一步加深,以及他的爱国的民族意识的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