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快讯  >  正文
学院快讯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温宪6日在我校讲座

发布日期:2018-09-11 作者: 点击: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温宪6日在我校讲座时指出

天下大事,最终还是一个“人”字


本网消息 96日下午,《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温宪在作题为《“讲好中国故事:人性之光”》的讲座时指出:“天下大事,最终还是一个“人”字”。这场讲座在中心校区鼎新图书馆4楼多功能厅举行,是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暨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的“构建现代传播新体系”系列讲座第十讲,也是其中跨文化传播板块的第三讲。

温宪老师采访报道的足迹遍及世界多地,他是《人民日报国际部原副主任,曾任人民日报社北美中心分社首席记者,人民日报驻津巴布韦、驻南非首任记者。19961127日,南非总统曼德拉宣布南非将与中国建交时,温宪是现场唯一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新闻记者,并在第一时间发回相关报道。曼德拉称赞温宪为“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温宪多次被评为人民日报社“优秀驻外记者”。

温宪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了他讲好中国故事的经验,他认为,讲好中国故事之所以要具有人性之光,“是因为我们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归根结底,我们是在做人的工作。”他特别举到了习近平主席2015922日访问美国时的例子,习主席在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时指出:“国家关系归根结底是人民之间的关系。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美友好,根基在民众,希望在青年。”习近平主席在讲话的同时,做出了一个“人”字手势,指出:“在汉字中,“人”字就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形状。” 温宪老师认为,习主席的讲话是以人为本,讲好中国故事的范例。

温宪老师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文化,他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认识一个国家、了解民众,讲好故事。他认为:“讲故事时,开放思维和历史感是非常重要的。”

温宪老师简要回顾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特别讲到了19424月,中国民众冒死营救因执行轰炸东京的任务而在中国境内迫降和跳伞的杜立特将军等60多位美国飞行员的故事,而日军因此报复而杀害了中国25万平民的惨剧。他认为中美两国只有关照彼此的痛苦、彼此密切工作才能解决所面临问题,只有通过交流才能更好的理解彼此,单边主义是不合理的。由于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也是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他尽力以一种全面、客观的方式来向中国读者报道美国,这也是他最后3年记者生涯报道的重点。

温宪老师还与现场的同学们分享了时任中国驻英国大使的傅莹女士2008年写的一篇文章——《如果西方能够倾听中国》,学习感受傅莹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温老师表示,他们同为一代人、亲身经历了中国逐步扩大的对外开放过程,他对“对外传播心里要装着人”这样的跨文化传播观念深表认同:现代文明环境下,无论是多么富有激情的理念、无论有什么样的道义目的,对国际行为的最终判断,还是要看它对人和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50多位师生听了温宪老师的精彩讲座,温宪老师在现场同听讲的学生进行了交流互动。

据悉,下周一下午将举办跨文化传播的第四场讲座。

宫博/ 严俊/摄影


照片说明:


1:温宪老师在讲座中讲到20159月习近平主席访美时在西雅图市讲话时做出了一个“人”字手势的情景。


2:学生们在认真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