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对于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84级中文系的同学来说是特殊的一天,这一天是他们毕业三十年之后再次重逢的日子。这天清晨,天空零星飘起了小雨,但这丝毫没有阻挡同学们回校相聚的热情。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党委副书记郝淑媛老师早早地就带着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学生志愿者来到学校北门,迎接此次回家的校友们。
上午9时许,校友们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吉林大学南校区,一进校门,印有“热烈欢迎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中文系88届校友回家”的欢迎条幅便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校友们纷纷在条幅下合影留念,相聚的喜悦与重回母校的幸福洋溢在每位校友的脸上。志愿者们为每位校友都发放了学校专为校友定制的纪念校徽,大家小心翼翼地将这枚小小的徽章别在了自己的胸前。84级中文系班长苗越学感慨道:“一进校门看到‘欢迎回家’非常感动,无论我们走多远,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永远都是在外流浪的吉大孩子。”
随后,在几名志愿者的指引下,校友们一路欢声笑语穿过校园来到了校史馆,寻着母校70余载的步伐去追寻属于自己的记忆。穿过校史馆里的“时光隧道”,校友们见到了旧时吉林大学的校门。84级中文系校友、诗人杜占明在他特意为这次聚会所做的诗中写道:“30多年前,对我们来说/吉大还是敏感的名字/把一张表格/小心翼翼地/填成了我们一生的梦幻/当时的紧张/是我们踮着脚尖/才扣响了吉大的门环。”如今,校友们又一次扣响这“门”,所感受到的正是吉大的日新月异与磅礴奋发。
11时许,结束了校史馆的参观,校友们来到东荣大厦十楼与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领导座谈。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院长徐正考老师、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党委书记康永刚老师、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党委副书记郝淑媛老师、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校友办主任田鹏老师出席了此次座谈会。座谈会一开始,徐正考院长先向各位校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亲切的将各位校友称为“师弟”“师妹”。随后,徐院长向各位校友介绍了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的历史发展与现状。1995年6月16日吉林大学中文系荣升为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2000年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第一个博士点得以建立。2001年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经历合院,历史系、考古系、古籍所、国际语言学院、大学语文教研部与原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共同合并为新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3年后,古籍所独立,此后一直到今年,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包括中文系、历史系、新闻系、广告系、广播电视艺术系、国际语言学院、大学语文教研部、考古系、博物馆系。今年,考古系和博物馆系独立。目前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在校教师230余人,学生3000余人。徐院长亲切地告诉各位校友,吉林大学始终秉承着“吉林大学不是在校师生的大学,是既包括在校师生,也包括所有毕业生的吉林大学”的理念,随时欢迎校友回家,不管校友在哪里,做什么工作,只要回到吉大,吉大都会作为家人来接待。最后,徐院长表达了对于各位校友的衷心祝愿,祝福各位校友一切都好!
座谈会上,康永刚书记同样对各位校友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康书记说:“见到校友感觉特别亲切,感谢校友们经常回来!”康书记引用到“在上帝面前天使永远是孩子,在母校面前学生永远是孩子。”“非常欢迎各位校友经常回家,只要你们回来,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一定为你们提供最好的服务!”接着,84级中文系的校友们也纷纷畅所欲言。班长苗越学率先发言,回忆起了自己的在校时光。他讲道,最令他触动的是校史馆中陈列的那幅唐敖庆先生的眼镜,这令他想起了唐敖庆先生为他上过的那堂党课,这一切他都还记忆犹新。84级中文系书记郭娟随后发言,她谈到:“作为吉大人,始终都念着吉大对自己的培养,在各行各业始终都在努力,争取不负吉大对自己的培养。”84级校友杜占明、许燕姬、闫长斌等人也纷纷发言,校友们表示回到吉大就像回到家一样温暖,他们也时刻关心着母校的发展,并且愿意为母校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座谈会后,84级校友们与各位老师在东荣门前合影留念。
中午12时许,在志愿者的陪同下校友们来到了莘子园学生餐厅,在这里,学校特意为回校聚会的校友们准备了免费的“怀旧午餐”。校友们像学生一样在打饭的窗口排起了长队,不少外地的校友激动地谈起当年经常吃到的东北菜,感慨时光的飞逝。校友们三三两两一桌,一切仿佛还是旧时的模样。
午饭后,84级中文系校友结束了在吉大南校的行程。在感受过吉大日新月异之后,下一站,他们将前往北校故地重游,鸣放宫、七舍八舍、牡丹园......那里藏着校友们三十多年前的记忆,那记忆是是属于他们的八十年代,是属于他们的“黄金年代”!
图|于 潇 杜文清
文|王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