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牛津短期访学项目由牛津展望计划项目组和牛津大学的相关学院组织协办,为大学生提供在牛津大学相关学院学习的短期国际交流项目,依托世界顶级大学平台,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平等的学习交流机会。为促进学科建设与国际平台的并轨发展,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我校积极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拔尖科及华体网页版_华体(中国)合力指导2022级拔尖基地班(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参与本次牛津展望计划2024暑期访学项目,力图通过短期研学项目推动培养开放进取的新时代青年。
课程概览
牛津展望计划分期举办不同专业的课程,2022级拔尖基地班(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参与项目的七位同学根据专业方向,申请了第四期LLD(文学、语言、数字文化及交流)模块的课程,在班主任李静老师的带领下,于2024年8月4日-8月17日前往牛津大学摄政学院开展两周的研学课程。以下将简要介绍与本专业联系紧密的学术讲座及工作坊等课程。
学术课程
在学术讲座中,同学们学习了民俗学、小说叙事、文学创作等方面的知识。
Joshua Phillips教授在《当代小说中的女性》(Women in Contemporary Fiction)中探讨现代文学中女性角色的演变,从主题、叙事和风格创新上探讨现代小说中的女性对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通过对伍尔夫作品的解读,突出女性作家对女权主义、文化遗产等问题的描绘,探讨女性对文学的贡献和更广泛的社会政治背景。
Diane Purkiss教授在《讲故事的艺术:民间传说教给我们的东西》(The Art of Storytelling:What Folklore Teaches Us)讲座中探讨传统叙事的传承及其对当代讲故事的持久影响,通过分析民间故事、神话和传说中的关键元素,挖掘民俗的文化价值、人类经验,发现其道德教化、娱乐和记录历史的作用,强调民俗学在跨文化文学艺术中的作用。
Michelle Kelly教授从Chimamanda Ngozi Adichie的TED演讲引入《单一故事与后殖民小说》(The Single Story and the Postcolonial Novel)课程,介绍后殖民时代非洲小说的框架,展现殖民小说长期的历史接受过程,对后殖民非洲小说进行批判性叙述,结合媒介形式、思想、叙事形式和作者身份探讨后殖民小说在历史中的传播方式。
Justine Feyereisen教授将具体的“乌托邦”概念与“生态圈”概念进行对话,在《南方想象中的乌托邦和交错带概念化》(Conceptualizing Utopia and Ecotone in Southern Imagining)学术讲座中思考灾难年代,介绍德国哲学家Ernst Bloch的乌托邦概念,乌托邦不是投射,也不是理想化,而是对过去、剥削、痛苦和异化的再现。Edouard Glissant在他的小说Tout-monde中借鉴生态圈作为社会共享空间呈现务实的乌托邦主义,也借鉴群岛的关系空间,探讨民族国家的模式。
Octavia Cox教授在《探索联系:通过诗歌讲故事》(Exploring Connections:Storytelling through poetry)中深入探讨诗歌以浓缩而有力的形式传达故事、情感和体验的独特能力,强调诗人使用意象、节奏和语言创造的生动世界和在有限框架内达成的复杂叙事,探讨了诗歌中的人类经验本质。
Xavier Laurent教授在《神经语言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Neurolinguistics)中探讨人类大脑对语言的感知和处理以及大脑编码和回忆时间信息的方式,讲座中涉及神经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探索语言习得和发育背后的神经机制。
Ayoush Lazikani教授在《中世纪文学的中月亮意象》(The moon’s significance in medieval literature)中探讨中世纪文学中月亮意象含义从神秘到浪漫主题的演变,将月亮和女神联系在一起,以月亮的阴晴圆缺象征生命、死亡和重生的循环抽象概念,反映中世纪对自然世界和自然演变节奏的敬畏。讲座中也肯定了月亮在诗歌和寓言故事中作为美和人类生命短暂本质的隐喻。教授强调在该时期占星术和心理学发展背景下,月亮对情绪的感知及影响成为一个反复出现的主体。中世纪文学中的月亮不仅拥有丰富的文本美学和象征意义,也是中世纪世界观的载体,融合天地意义。
Laura E Ludtke教授在《制作微型世界:短篇故事的艺术》(Crafting Worlds in Miniature:The Art of Short Storytelling)讲座中以Elizabeth Bowen发表于1944年的短篇小说《神秘的科尔》为例,探讨Bowen在短篇小说中的实验性现代主义叙事和语言,指出叙事小说七大特征——情节、任务、场景、对话、角度、推进、相关性在短篇小说的应用。
Samantha-Kaye Johnston教授在《导航数字领域:语言文学中的批判性阅读》(Navigation the Digital Realm:Critical Reading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中研究数字传播对文本解释和分析的影响,探索其对读者的挑战和机遇。课程中,教授带领我们研究数字图书馆、电子书和在线文学平台的复杂性,讨论不同格式对阅读习惯和策略的影响,并研究数字工具和资源促进文学作品理解的作用,讨论信息膨胀时代里保持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Mark Atherton教授在《从格林伍德到幽暗密林:牛津作家J.R.R Tolkien作品中的主题与象征》(From Greenwood to Mirkwood:Themes and Symbols in the Word of the Oxford Writer J.R.R Tolkien)讲座中结合《霍比特人》和《指环王》探索“现代幻想之父”J.R.R Tolkien作品的主题和象征。
Anna Senkiw教授在《简·奥斯汀与永恒的叙事艺术》(Jane Austen and the art of timeless storytelling)学术讲座上探讨了简·奥斯汀小说的持久吸引力,介绍其创作中精湛的叙事技巧、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丰富的人物性格塑造,进一步展开对性别、阶级和人性的批判,总结简·奥斯汀的文学艺术。
学术实践工作坊
在特色学术工作坊板块,牛津大学的教授们以生动活泼的课堂带领同学们进行学习与实践。
Xavier Laurent教授在《学术汇报的技巧》(Academic Presentations Skills)中,讲授了关于报告演讲的4C原则——Communication、Coherece、Clarity、Creativity,鼓励同学们勇敢输出观点,合理设计报告结构,提前规划演讲主题,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优秀案例,提升个人表达能力。
Dan Gee教授在《英国礼仪文化》(British Etiquette)中介绍了英国的历史、人口等基本情况,带领同学们领略英伦风情,从日常生活入手解读英国的日常对话用语、餐桌礼仪等细节性问题,带给同学们丰富充实的文化体验感。
Samantha—Kaye Johnston教授在《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中详细讲述了关于Critical Thinking(CT)的定义、内涵及应用,在Authentic Experiences、Critical Dialogue、Mentorship、Critical Reading四个主题讨论中深入介绍了批判性思考的优势和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Tom Brooks教授在《公共演讲》(Public Speaking)中以活泼生动的表演引入工作坊学习内容,带着一只purple cow鼓励同学们勇敢表达,要拥有与众不同的勇气,在互动交流和限时即兴表演中充分调动积极性,展示了关于演讲中节奏、速度、重音、肢体语言等要素。
项目成果
(一)小组汇报
牛津展望计划的最终考核之一为小组汇报,常湘雨、陈以欢、杜琪瑶所在的第一小组探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概念隐喻,以“Time is money.”引入概念隐喻理论,详细介绍其理论框架,结合十四行诗中的案例分析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的差异和侧重点,最终得出结论:概念隐喻推动人类认知发展,其不仅是语言修辞,更是理解和创新世界的关键工具。
李咏蔚所在的第二小组则是以更加实际的方向入手,在切身实地地感受到英国文化后,该小组将英国课外活动与中国课外活动进行一番对比,进行调研讨论和采访后,她们认为不管是英国或者中国在课外活动上虽然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归根结底都存在很大的功利性取向,而这种取向来源于国家的国情不同以及教育体系的差异。
刘畅、刘欣雨、欧阳宇婷所在的第三小组以“中英酒文化差异”为主题,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出发,结合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刚性与柔性倾向、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放纵与克制六个 文化维度,探索中英两国民众在饮酒场合、饮酒偏好、饮酒礼仪等方面的差异。在演讲过程中,成员们结合了课程所学的演讲技巧、有趣的现场演示,最终被评为最佳演讲小组之一。
(二)三分钟短片拍摄
拔尖班同学所在的电影小组通过短片反思AI与人的关系,探讨人的生活状态和AI的正确使用方式,该短片Another I获得LLD项目组电影制作一等奖。
成员感悟
很幸运在这个暑假和大家一起参与牛津展望计划,本次活动不仅培养了我们的人文科学素养,也增进了对英国文化的认识。丰富多彩的教学课堂为我们展示了牛津历史文化风采和壮丽的英国史诗,专业的教学团队对科研前沿的深度理解为我们拓展了专业视野。张弛有度的工作坊与游览项目结合的模式给予了我们实地感受英国本土人文气息的机会,课余时间的自由活动让我们在穿梭中领略积淀的历史情怀。在本次活动中我收获颇丰,无论是与同学们合作精心准备pre,还是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完成习题,都是我学习过程中的宝贵经历和精神财富。
——2022级拔尖基地班(中国语言文学)常湘雨
很荣幸参与牛津展望计划,这次深刻而宝贵的经历在多个层面给予我深远的影响和感悟。本次交流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方位的自我挑战与成长,面临陌生的环境、语言障碍和学术压力,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也不断激发追求进步和完善的动力。在牛津为时两周的学习中,我不断感受到学术研究的魅力与严谨,多场讲座和工作坊拓宽我的学术视野,激发我对专业知识深入探索的欲望。而课余时间,我在牛津感受现代城市与古典建筑的融合韵味,也前往伦敦漫步于泰晤士河畔,品味另一种文化积淀。本次交流项目,让我在与项目组负责人、教授们、当地居民的跨文化交流中能以更加包容的心态理解不同的观点,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2022级拔尖基地班(中国语言文学)陈以欢
作为一名吉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拔尖班的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在英国牛津大学举办的牛津展望计划暑期项目。这次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更深化了我对英国文化、历史以及国际交流的理解。
牛津大学作为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其学术底蕴和师资力量令人叹为观止。在牛津展望计划中,我们有机会聆听了来自牛津大学各院系教授的精彩讲座,这些课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让我们能够站在学科前沿,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通过跨学科的学术碰撞,我深刻感受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补性,这对于我们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2022级拔尖基地班(中国语言文学)杜琪瑶
本次牛津研学之旅是大学阶段闪光而精彩的记忆,来到英国体验英伦文化与特色风土人情,走在牛津古朴的街道上谛听历史的耳语,在各个教授的文学课堂学习原汁原味的知识,拥抱跨文化交流的美好。大本钟、大英博物馆、温莎古堡等风景中蕴藏着古老的岁月和无言的历史,对于中文学科的我们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绝佳的文化探索之旅。学而不止,学而不息,我们永远在路上!
——2022级拔尖基地班(中国语言文学)刘畅
此次牛津展望项目之行也是我第一次出国旅行,在感受到国外不同的风土人情和礼仪习俗之外,更加深了我的专业知识,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并且给了我与其他学校的同学珍贵的合作交流学习的机会,在协作中使用非母语,完成了演讲和电影拍摄,这既是对于一门新语言的深入学习和应用,也激发了我对于跨文化研究的兴趣。无论是课上探讨不同文化中同一“月”意象的不同倾向,还是在演讲中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中英酒文化的区别,都让我十分享受。这种不同环境、背景带来的认知差异,也会在新的学术研究中不断启迪、拓展我的思路。
——2022级拔尖基地班(中国语言文学)刘欣雨
我很荣幸作为本次opp项目的一员,来到英国牛津大学进行为期十四天的交流学习。这次交流活动让我感触颇深,除了能切身实地的感受到英国文化,也让我与全国各地高校的同学来了一场思想碰撞。起初我对课程感到十分压力,不仅仅是因为处于非母语环境中,课程的安排也十分紧密,教授的学识丰富此刻只让我目不暇接,同声传译也没办法很好的表达教授的本义。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感觉自己的口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对拉丁语系的了解。在课堂之外,教授们也带我们去了当地许多名胜古迹,如温莎城堡、大英博物馆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故事原本仅存于作者笔下,可当我走进,发现文本就诞生于眼前。
——2022级拔尖基地班(中国语言文学)李咏蔚
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前往牛津大学进行访学交流。踏入这座历史悠久的校园,我与同学们一起领略了英国古典建筑的韵味,也感受到了牛津大学悠久的历史传统。
在为期两周的访学中,我们深入体验了牛津的教育模式,教授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生动精彩的授课内容令我们受益无穷。课后与教授们的交流不仅让我接触到了文学与语言学领域的前沿观点,也让我领略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极大地拓展了我的国际视野。
课余时间,我们走进英国的历史深处,拜访了议会大厦、温莎古堡、大英博物馆等世界闻名的景点。当我游走其中,历史书上的文字与图片仿佛走入了现实。然而,在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却有一种不真实感涌上心头。或许是因为这些历史遗迹承载了太多的故事与传奇,让我在短暂的时间内难以完全消化和接受。但正是这种奇妙的感觉,激发了我更强烈的求知欲,让我渴望去探索这个世界的过去与未来。
此次牛津之旅,不仅让我对文学与语言学领域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拓展了我的国际视野,更为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将怀揣这份宝贵的收获,不懈努力,继续前行。
——2022级拔尖基地班(中国语言文学)欧阳宇婷